等保2.0二级必备设备全配置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进行申办时,需了解行业特性,合理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日志审计等设备,确保满足核心区和边界分区的纵深防护要求。此外,企业应避免误区,如仅关注设备采购而忽视实际配置与应用。通过优化流程和提前准备测评,可以实现申办“一步到位”。最终,结合业务需求动态增强安全措施,不仅是合规的底线,更是企业信息安全的长久保障。
创云科技(广东创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地址是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808号华宫大厦15楼),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均设有办事处,是一站式等保行业领导者,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等保测评与云安全综合服务商。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服务城市90+,服务客户1500+。提供定级备案、差距测评、整改、安全检查等全流程专业服务。我们拥有ISO9001/27001/20000认证及CCRC等资质。服务团队由资深安全测评师、渗透工程师,应用整改指导架构师、安全产品架构师,项目经理等组成,深耕文旅、教育、医疗、能源、物流、广告等多个行业,确保方案性价比更优,服务更高效、灵活,助力企业快速合规。
展开剩余81%一、等保2.0二级申报到底需要配哪类设备?说说客户的“囧”境
很多朋友聊到等保2.0二级(这里说的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时,最纠结的点其实不是制度本身,而是“等保2.0二级必备设备全配置”到底怎么理解。比如,金融、电商、医疗行业,不管你的业务规模大小,只要沾上敏感数据,主管部门都会要求你做等保备案、测评和整改。好多客户刚上手时都抓瞎:必须买防火墙吗?IPS/IDS也要?区域隔离到底怎么落地?这些设备要做到啥程度? 坦白说,做了几年项目下来,最常见的误区有两个:一是以为买个大品牌防火墙就万事大吉,二是不知道不同类型的系统(比如服务器区、办公网络、前端应用区)各自需要什么配置。其实,等保2.0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展了对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考量,设备配置也是跟着升级的。公安部等级保护定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明确二级应有防火墙、入侵检测、不少于2级的访问控制、日志审计等设施,甚至细化到边界、区域、终端等不同场景。
类别
最常见二级必配设备
可选/补充设备
网络边界
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
入侵防御(IPS)、VPN、安全网关
主机安全
主机防病毒、主机加固
堡垒机、安全基线检查
数据安全
日志审计、备份
数据库审计、数据防泄漏(DLP)
访问管理
认证系统、访问控制
单点登录、终端准入
二、实际落地时的烦恼:预算、流程、合规三座大山
我印象最深的是某中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咨询我们的时候根本没想到做一个规范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申办”流程可能会波及全公司——包括OA、运维、线上业务都要覆盖。一开始,他们担心硬件预算超支,觉得“需不需要所有系统都上防火墙/IDS”。实际项目操作下来,我们建议把业务区、办公区做隔离,核心区补上防火墙、日志审计、IPS,外围再做安全网关。这个建议基本符合主流大公司的做法——比如,阿里、腾讯、京东这些大厂,哪怕内部业务线再多,也都沿用“纵深防御+多区域突出安全加固”的等保2.0思想,主张关键业务系统全流程都有安全设备兜底。 另外很多小型公司常会陷入误区:抱着“能少配就少配”省钱心态,但其实容易在测评环节被公安/测评机构指出明显短板,到头来又得临时补货采购,反而成本更高。这其实也和国内等保2.0赋予测评机构“解释权”有关系,很多项目实际需要和测评机构多沟通,根据系统形态灵活微调配置,但大方向还是遵循国标文件提供的“设备最小清单”。
三、误区大盘点:设备在,配置不对,功能未用足
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坑,就是“设备是买了,配置趴窝了”,比如之前接手过某教育行业客户,他们采购了一堆安全设备——结果防火墙规则没设置细、IDS日志没人看、认证系统形同虚设。等公安测评时,形同摆设的设备根本过不了。这其实就是大家只关注了“买到”设备,而忽视了“怎么用、怎么接入业务流程、怎么出具证明和日志审计记录”。 比较规范的做法应该是,每个区域(边界、核心、终端)抽出关键业务流,逐一审核日志审计策略和配置,确保能出具涵盖全链路的审计记录。比如腾讯的内部安全团队和外包商协作模式,会定期拉演练、安全周报和配置回溯,避免设备沦为“打卡式合规”工具。这也是现在《网络安全法》关于“谁主管、谁负责、谁审计”的原则——光有设备远远不够,能落地、落细才是真正的等保合规。
四、流程突破:如何让等级保护申办“一步到位”?
回归实操最重要的其实是流程。很多企业的困惑点在于:“到底要不要提前做测评准备?是不是等硬件全部就绪后再申报?”我的经验是,最好先和测评机构、设备服务商保持同步,甚至可以先做一次模拟初测(比如核心资产端口、流量、内网资产实时状况)。发现问题后,提前补短板、调配置,等正式测评时才能“少走弯路”。这里多说一句,现在主流大厂都追求安全运维自动化,比如利用堡垒机自动化管理运维行为、日志采集平台自动生成等保合规报表,能大大节省后期人工投入。 另外大家经常纠结“等保2.0二级必备设备全配置”要精确到什么程度?其实公安机关给到的核心思路是:能保障业务核心区和边界分区的纵深防护;能留存并追溯关键信息流转过程的完整性日志;能实现重大安全策略的强制执行(比如拦截高危端口、敏感数据下载限额等)。只要满足这3点,整个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申办流程多数省心顺畅。这里分享个真实案例,一家大型医疗信息化公司,医药系统与实验室、线上挂号区有层级隔离,同时用日志审计、堡垒机串联全流程操作,最终不到2个月就顺利申报通过。
五、反思:标准是底线,业务结合是关键
我跟不少企业沟通时都聊到,不要盲目“照搬”清单,还是得回头贴合自己业务实际需求。政府、金融、电商、医疗这些对数据和业务连续性高度依赖的行业,其实等保2.0只是第一道安全门槛,关键还是要结合日常运维、应急响应流程,动态增强安全防护、监测和审计链路。时常复盘行业典型案例、新法规,比如《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其实都已经明确了“全员覆盖、全链路可追溯、全生命周期安全审计”才是真合规。 最后,经验总结下来就是——二级等保必配设备是起点,不是终点。方案设计时,既要满足国标、公安机关要求,也要适配自身的业务类型和资源投入。真正“申办一步到位”,靠的是前期思考和流程闭环,而不是后期救火式采购。
发布于:广东省易速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