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信心、有能力把外部冲击的
不确定性和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表示,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从供给看,农业生产有序开展,工业服务业稳定增长。“三夏”工作有序推进。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6.2%,增速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从需求看,消费投资持续扩大,出口保持较快增长。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是2024年以来最高水平。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5%。5月份以人民币计价的货物出口增长6.3%,其中对东盟、欧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分别增长17.5%、13.7%、13.8%。
李超说,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全球经贸稳定增长面临挑战,这些都会影响经济平稳运行。但更要看到,近期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分别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0.4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而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维持总体稳定,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我国经济预测。随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地见效,新的储备政策陆续出台实施,有信心、有能力把外部冲击的不确定性和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一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7月下达
李超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按照既定工作安排,将在7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同时将协调有关方面,坚持更加注重“时序性”和“均衡性”的原则,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
此外,李超表示,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对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第一批约1730亿元资金已按照“地方审核、国家复核”原则安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第二批资金正在同步开展项目审核筛选。
如何看待“苏超”出圈?
李超表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也就是“苏超”热度攀升,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反映出群众对多元化和群众性的体育赛事、运动健身热情高、需求大,也展现出我国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李超介绍,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设施和环境,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出台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国民旅游休闲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等体育场地设施和重点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绿色便捷全民健身新载体,提升各地旅游服务能力,在便利群众生活的同时,也培育了一批新的消费增长点。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立足职能,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在推动体育、文旅产业发展,开展群众性赛事活动方面,重点将开展三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拓展全民健身空间载体。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统筹规划、一体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尽量在人口密度大、辐射范围广的区域,充分挖掘利用城市“金角银边”等空间,科学布局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场地设施,进一步提升可及性和便利性,更好满足群众就近便利运动健身需求。
二是加快推动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支持资源禀赋优、发展基础好、有积极性的地方,大力发展冰雪、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力争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以点带面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丰富赛事活动、强化品牌培育,扩大全民健身参与,积极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
三是创新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会同有关部门将繁荣群众性赛事活动、深化文体旅融合等纳入相关规划和政策,指导各地推动体育赛事活动与非遗民俗、旅游观光、餐饮美食等深度融合,创新活动宣传与推广,提升赛事吸引力与综合价值,努力实现“以赛兴文、以赛促旅”。
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提标”
尽可能增加群众务工收入
李超表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行动方案,部署加力扩围实施以工代赈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相关工作。李超指出,本次行动方案的一大关键词在于“提标”,也即把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占中央对项目投入的资金比例,由30%以上提高到40%以上,尽可能增加群众务工收入。“我们已完成新增资金的重点群体摸底、项目谋划申报等前期工作,正在抓紧组织开展项目审查,有序推进投资计划下达工作。”李超称。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下达新增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推动此前已下达计划项目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推动各地方最大程度挖掘以工代赈用工岗位规模,最大力度吸纳当地困难群众参与建设,最大幅度提高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比例,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提高务工群众技能,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当中政府的实效。
来源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易速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